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許多人以為減重就是要「少吃澱粉、不吃宵夜、盡量挨餓」,的確透過餓肚子減重,剛開始體重真的調得很快,但後面卻常卻遇到:
⚠️代謝下降 → 熱量太低,身體進入「省電模式」
⚠️肌肉流失 → 基礎代謝變低,更難瘦
⚠️營養不足 → 容易掉髮、疲倦、甚至貧血
⚠️體重反彈 → 比之前更重
其實,健康的減重並不是挨餓,而是學會「吃對又吃飽」,以下營養師的「 6 」大關鍵:吃對又吃飽,才能瘦得健康!
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餓?
「飢餓」是身體和大腦發出的訊號,提醒你需要能量或營養,有生理原因跟心理原因。
生理原因
血糖下降:血糖濃度降低時,大腦會發出「需要補充能量」的訊號。
荷爾蒙作用:
飢餓素(Ghrelin):由胃分泌,飯前升高、飯後下降,刺激食慾。
瘦素(Leptin):由脂肪細胞分泌,能抑制食慾,提醒身體「能量夠了」。
胰島素:進食後分泌,幫助血糖進入細胞,同時也影響飽足感。
胃部伸縮:胃空時,傳遞「肚子餓」的訊號,撐開時則告訴大腦「飽了」
心理原因
❌吃錯澱粉 →不吃蔬菜,只吃白飯、麵包甜點,讓血糖忽高忽低,很快又餓。
❌蛋白質不足 →肌肉下降、代謝變差。
❌完全不吃油 →容易失控、導致暴飲暴食。
減重飲食關鍵1-澱粉聰明選
澱粉不是敵人!可以選擇「全榖根莖類」,「好澱粉」能延緩血糖上升,讓你更耐餓!
✅燕麥、糙米、地瓜、南瓜、全麥麵包 → 含膳食纖維,血糖上升慢、飽足感久
❌白飯、白吐司、蛋糕、含糖飲料 → 血糖波動快,餓得快
減重飲食關鍵2-餐餐要有蛋白質
蛋白質能保護肌肉,延緩飢餓,每餐至少「一掌心大小」,像一塊豆腐或是兩顆蛋。
✅植物性:豆漿、板豆腐、嫩豆腐、豆干、毛豆
✅乳品類:無糖優酪乳、無糖優格、低脂鮮奶
減重飲食關鍵3-健康油脂不能少
✅每天補充 1–2 湯匙健康油脂(橄欖油、苦茶油)或一湯匙堅果、一小塊酪梨,可以幫助維生素吸收、調節荷爾蒙、延長飽足感。
減重飲食關鍵4-選擇低GI的水果
水果也能幫助減重,但要吃對份量及選對水果,可以每天攝取 2 份水果(1 份=女性拳頭大小),注意避免吃在宵夜及睡前!
✅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、火龍果 → 低GI,血糖上升慢,飽足感較久
❌西瓜、哈密瓜、荔枝、釋迦 → 高GI,血糖上升快,容易很快餓
減重飲食關鍵5-足夠蔬菜增加飽足感
蔬菜是減重的「隱形武器」,建議每天至少 3 份蔬菜,每餐半碗~1 碗,顏色越繽紛越好(避免醃製蔬菜)。(1 份 = 半碗熟菜 或 1 碗生菜沙拉)
✅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地瓜葉)、十字花科(青花椰、高麗菜)、菇類
✅多顏色蔬菜(紅椒、紅蘿蔔、茄子等)
減重飲食關鍵6-熱量赤字是核心
可以每天減少 300–500 大卡赤字,較能安全持續。
👉減重公式:消耗 > 攝取。
👉若一天消耗 2000 大卡,只要吃 1500–1700 大卡,長久就能慢慢減重,且不易復胖。
營養師提醒正在飲控的您~
減重不是短跑,而是一場生活習慣的調理,不要追求快速瘦,流失的只是水分和肌肉,學會「吃對、吃飽」,體重才能自然下降,而且更容易維持!
減重飲食小技巧
參考資料:
1.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《我的餐盤》
2.台灣營養學會 DRIs
3.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
4.WHO 健康飲食建議
5.美國糖尿病協會飲食指引

營養師介紹:VEGANVITA 植蘊素維他命的營養師團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