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腎臟是人體的「天然過濾器」,幫我們排出體內的廢物及多餘的水分,當腎臟功能變差時,廢物會累積在體內,造成水腫、疲倦,甚至危害生命,這時若適當的飲食調整可以減緩腎臟惡化速度。
而素食者若有腎臟疾病,在飲食上除了要遵守腎臟病的飲食原則,也要符合素食者的營養需求。所以,在飲食上需要留意蛋白質的來源、食物中礦物質鈉、鉀、磷含量及水分攝取,以下讓營養師告訴您素食者的腎臟病飲食原則!
素食腎臟病友要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,並注意攝取量
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過多,會增加腎臟血流,導致腎絲球內高血壓,造成腎臟負擔損害腎臟的功能,當腎臟病患者若能在維持良好營養狀態下,適量減少蛋白質攝取,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。
①蛋白質建議量(可依醫師與營養師根據腎功能狀況調整):
②素食者優質蛋白質來源:
素食腎臟病友若血液檢查有鉀、磷、鈉過高,則需注意食物中鉀、磷、鈉的含量
①鉀:血鉀過高會影響心律不整,嚴重可危害生命
水果類與蔬菜類食物選擇,如下說明:
水果類
蔬菜類
②磷:血磷高會造成骨質疏鬆、血管鈣化
高磷天然食物與高磷加工添加物,如下說明:
③鈉:鈉太多會水腫、增加血壓
素食腎臟病友要注意每日的水分攝取
素食腎臟病友可選擇提供熱量的低蛋白食物
體內熱量不足,身體會分解肌肉來當能量,反而讓腎臟負擔更大,也會造成體重下降、免疫力變差,選擇可以提供熱量,同時蛋白質含量較低的食物,可以減輕腎臟的負擔。
◆下列食物可以提供足夠能量,又不會影響腎臟負擔:
腎臟疾病飲食的核心是「適量蛋白質、控制好鈉鉀磷、水分適量」,主要目的在減輕腎臟負擔、維持體內平衡及營養狀態,飲食調整不是一成不變,而是根據個人病況與檢查結果調整,素食者建議定期與營養師及醫師討論,制定最適合自己的飲食計劃。
參考資料: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。《腎臟病防治與飲食原則》
台灣腎臟醫學會。《慢性腎臟病衛教手冊》
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Nutrition in CKD, 2020
營養師介紹:VEGANVITA 植蘊素維他命的營養師團隊